你的同学问你:“某某小说写得很不错,你认为怎样?”
你可以这样回答:“还可以,不过我更喜欢某作家的某一本小说。”
再如:
你的丈夫星期天说:“今天我们去看电影好吗?”
你如果不愿去,可以说:“去游泳怎么样?你该多锻炼锻炼。”
这样回答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对方可能还会同意你的意见。
7)东扯西拉
对方要求你直接评论是非,这是经常会遇到的,也是很容易惹起纷争的,尤其是公开场合,一定要慎言。你可以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扯谈开去,避免直接评论。例如:
有人问一位学者,他对当前争议最大的一位演员的看法?
这位学者回答:“过去我与她素不相识,直到前不久在一次会上听了她的发言才算认识了她。关于对她的争论我不了解,也无从谈起。只觉得对于像她这样的演员,我们不应过多地苛求。我们这一代人,文化的‘营养’很不足,在这种条件下,能够达到她这样的表演艺术水平,也已经太不容易了。我们不要苛求我们的姐妹。苛求,其实可以算是一种罪过。”
这位学者求同存异,东扯西拉,巧妙地避开了争论,又似乎说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2.拒绝五法
在社会活动中,需要说“不”的事例太多了,真是千变万化,举不胜举。
上一节中已经列举了不少事例,主要阐述如何从言语上把话说得有技巧些。下面我们将从拒绝方法上进行分析归纳,大体可概括为如下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