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董卓穿得格外庄重,头戴银盔,身披铁甲,胸系紫绶,目光如炬。他身前,谋臣武将分而列之,足足有十二个人。
梁祯扫了一眼,发现自己只认识牛辅、段煨、董越、胡轸、李孝儒、李蒙五人,其他的人自己竟然是一个不识。
董卓见人到齐了,便“咳”了声,以提示众人保持肃静:“如今,皇甫将军尚在陇西。而朝廷却发来了圣旨,让我将大军交给皇甫嵩,去并州担任个什么州牧。诸位认为,这可还是不可啊?”
“万万不可!”董卓话音刚落,梁祯便大声叫道,不是他急于表现,而是他突然想起,历史上,董卓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抗旨不尊,并意图进军雒阳的。因此,他判定,此刻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董卓,是绝对正确的。
“将军统军多年,将士们无不感念将军恩德,人人蓄势待发,就像刀和戟一样,只待将军一声令下,便义无反顾地刺向敌人。而并州,其混乱程度堪比凉州,可并州的军士,与将军之间,并无深厚的感情,就像钝了的刀一样,即使砍中敌人,也难以伤其分毫。因此,属下认为,抛弃锋利的刀戟,而提着钝刀去跟敌人作战,是非常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