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凤这时急匆匆地喊道:“下策才是上上之策啊,我立刻回去集结军队准备进攻建康。”那么,为什么平日里最清楚王敦心思的钱凤会突然意见和王敦产生如此大的反差呢?归根结底,还是各自利益使然。
王敦是顶级门阀,朝中有他弟弟王导映衬着,所以此时倘若他主动向朝廷“讨饶”,朝廷定然可以做到既往不咎的,所以他认为主动归降是上策。可钱凤不同,钱凤出身寒微,他这种人在门阀当道的东晋纯属草芥。长在朱门上便无人敢动,可要是插在寒门,便随时有被人拔除的危险。钱凤之所以能如此风光,完全是依靠王敦,可如今王敦靠不住了,他只能为自己搏一把了。他清楚地知道王应不是个能干大事之人,但恰恰如此,他才可以更方便地掌握王应,让王敦这次东进战争最终转化为他钱凤攫取至高权力的战争。
就这样,王敦在他有生之年发动了第二次“清君侧”,然而这一次的“清君侧”倒是夹杂着不少被动与无奈,感觉更像是被司马绍所逼迫,被钱凤所裹挟一般。公元324年6月,王敦在荆州起兵后,率领主力部队五万余人,向建康杀来。
在王敦率军东下的时候,还有一段小插曲,而这段小插曲就要牵出一个精通易术的神人——郭璞。说起这个名字,或许大家都比较陌生,毕竟两晋南北朝的诸多人物都是冷门嘛,但倘若举个其他朝代的人做类比,大家或许就能直观地感受到这郭璞有多厉害了。郭璞的本事可堪比周朝的姜子牙、三国的诸葛亮以及明朝的刘伯温,都是那种“前算三千年,后推八万载”的通天机之人。相比较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刘伯温的《烧饼歌》、诸葛亮的《马前课》,郭璞并没有那种预言书留世,但零散的预言却并不少,而且句句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