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这座桥以后都是通行运输木器和铜锭的重车,桥面甚至用铁皮进行了包裹覆盖。
钟粟也是暗自得意,谁让自己有一个铁器坊,这时候嘚瑟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
再说,这也是为了斜拉桥的寿命考虑。
对桥体完全观察了一遍后,他对柳大匠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柳大匠也笑着回应。
钟粟记得,后世的很多桥建成后,还要进行通车实验,仅仅觉得美观大方、工艺精良还不行,关键是要实用。
钟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柳大匠。
“钟先生说得有道理,的确可以通车试试。”
就在这时候,恰好有一批铜锭要运出去。
以往的时候,铜锭先有小独轮车运过小路,然后再装上大道上等待的大车。
既然要进行通车实验,这种拉运铜锭的车再好不过了。
钟粟立刻发出号令,所有小车全部卸货,让几辆大车驶过斜拉桥,然后开始将铜锭装上去。
等装上了平时的定量,钟粟要求再加上几块,这样就达到了大车的极限装载量。
装载的太多也没必要,就算车和桥能够承受住,牲口承受不住。
柳大匠自然也明白钟粟的意思,虽然这种极限运输的情况不多,或者几乎没有,但这样实验确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