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是光绪三年即一八七七年了。
这时,张之洞代张佩纶草疏一篇,建议崇厚应先赴新疆实地考察,和左宗棠细细商讨再拿出稳妥方案来步步为营。但是,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崇厚是个极其自负的人,虽然满腹文章却不懂外交和军事。一到俄国,就被俄国人的各种软硬手段弄昏了头。于是,脑子一发热,在克里米亚半岛上擅自和沙俄外交大臣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里瓦几亚”是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一个小镇。崇厚的外交谈判经过几个月竟以大大地出卖国土而结束。
《里瓦几亚条约》的内容激怒了清流派——中国仅收回伊犁一座空城,割让伊犁周围领土给俄国,同时赔偿俄国军费五百万卢布,开放三条商路,并允许俄国在天山南北路免税通商。
而更令他们哭笑不得的是崇厚签好条约后只电告总理衙门,未等复电,就回国了。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天大的耻辱!派这样狗屁不知的大臣去谈判,丢脸!”
“崇厚不是昏了头,就是喝了迷魂汤!”
“软骨头!卖国的软骨头!”
“是崇厚自己作的主,国家并未承认。这样的条约,能算么?”
“崇厚懂得什么外交?简直是乱弹琴!”
“乱弹琴倒没什么,这是在闭眼卖国!”
……
到处是谴责声,到处是诅咒声。有一点正义感和爱国情感的人都被激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