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现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鲁小杰也认为,押题、猜题的做法不可取。他说高考出题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但是,谁又能担保某年就一定会考某道题?真正对应考有帮助的,应是从中摸索具有普遍规律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即形成一种思维,如数学思维、历史思维、政治思维等,以不变应万变。
王建华和鲁小杰同学说得十分中肯。的确,由于有考试这个中介物,猜题与知识水平就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来猜题,那纯粹是赌运气。所以在没有打好知识基础前,猜题的回报率是很低的。把猜题的时间和心思拿来看书,先把书上的东西吃透,真正学到东西,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1999年,教育部为了实施高招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决定向社会征集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同时征集高考语文、数学、外语等单科能力试题。这样的集百家之长的思路,让那些“猜题冠军”、“猜题能手”们很是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