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率先把这几天制定好的计划提了出来:“朕决定加封徐州牧陶谦为司徒,招他入朝,诸卿以为如何?”
此事并非刘辩贸然提出,而是已经与黄琬、刘基、陆康等重臣商量了一番,所有人都明白,陶谦十有八九不会放弃徐州牧的权力来朝中接任这个司徒,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在道义上压制陶谦。
如果陶谦不来金陵赴任便是抗旨不遵,目无君主,将来讨伐徐州便师出有名。若是陶谦肯来金陵赴任那就更好了,可以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徐州,简直是个立于不败之的两全之策。看起来无论陶谦怎么选择,都是输的那一方!
既然已经商量好了,朝堂上提出来只是走走过场演戏罢了,在黄琬、刘基、陆康等大臣的附和下,刘辩传下金口玉言,任命陶谦为司徒,让他见诏之日即刻前来金陵就任三公。
刘伯温又提议道:“臣建议让陈珪暂代徐州牧之职!”
“妙计!”
刘辩在心里暗自赞叹一声,之前商量的计划并没有这一步,看来是刘伯温灵机一动想出来的。下了这样的任命之后,无论陶谦来不来徐州赴任,与陈珪家族之间必然会产生裂痕,从而达到离间的目的。在糜竺已经倒向自己的情况下,倘若能够再把陈珪和陶谦的关系搞僵,那时候陶谦便是一个断了双臂的残废,要杀要剐还不是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