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书发出的同时,皇帝赵昚在张浚、陈康伯等激进主战派大臣支持下,不顾杨存中、史浩等群臣反对,绕过三省和枢密院,直接向张浚和诸将下达北伐诏令。
宋隆兴元年,南金正隆八年,北金大定三年,五月初五,大宋老相老将张浚接到诏令之后,于扬州调江淮军八万,号称二十万,直上徐州。
五月十五,张浚亲率大军至徐州。
召诸将议事之后,命李显忠领兵三万取兰陵县,命邵宏渊领兵三万取藤县。
而名义上拥兵四万,驻守宿州、亳州、陈州的杨丛义未得张浚调令。
只在李显忠、邵宏渊两路大军从徐州北上十天后,接到北伐统帅张浚的一个口头命令:严守宿州,不得让金人南下,断徐州后路!
至此,张浚完全把杨存中的殿前司旧将、异军突起的宋军新人杨丛义排除在他主导的北伐之外。
杨丛义自接到沈缙送来的八万山东义军攻济南府的消息之后,就一直在筹备挥军北上,直取济州之事,如今终于等到朝廷下诏北伐,他有七万军队,却被排除在北伐之外,这是何等郁闷!
不过杨丛义很快就平静下来,张浚、李显忠、邵宏渊等人虽有八万大军,但若想攻占中原,根本不可能,从徐州到济州,再从济州到兴仁府,而后再到汴京,没有二十万精兵,不可能打到汴京,要想北伐成功,他的宿州大军必然会被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