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中旬的一天夜里,韩衍赴督署议事毕,回家行至同安岭街道时,突遭歹徒连刺数刀,当即倒卧在血泊之中。语罕冒死将韩衍的遗体草草掩埋在北门的大龙山中。
“先生被刺于安庆同安岭时,家徒四壁,缸中只余糙米三升,然而先生含笑入地,言不及私!此皆我所亲见,不能不为世人及全国有血气青年垂涕而道之者也!”【注释6】
韩衍死后,青年军同仁把他的讲义印成单行本,名曰《青年军讲义》,又名《韩衍子》,后由语罕在《中华新报》做过一番详细的疏证,取名《青年军讲义疏解》。【注释7】
韩衍遗孀林红叶变卖掉绿云楼,携子韩雁门、女韩秀兰离开安庆。后韩雁门由语罕推荐赴欧洲留学,归国后曾任县长、上海大学教授等职,并在语罕等人的帮助下,整理了《蓍伯遗著》。语罕为之作了长序,高度评价韩衍:“先生的思想既如是之奇特,所以他的文学天才,也就真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神气。先生的文字精悍锋利,一字一刀,而他的蕴藏之美,又可以在近代文学上独具风格;而且他善于运用语录体,再进一步,便是极出色的白话文。假使他在五四运动时代还生存,那文学革命的急先锋,一定不只是陈(独秀)胡(适之)两人。他的白话文,一定表现出最优秀的形式与最光彩的精神。单就这一点说,先生之牺牲太早,也是中国文化运动上莫大的损失!”